顶部通栏广告

青岛春节民俗大集合

 

    “二十三,糖瓜粘;二十四,写大字;二十五,扫尘土;二十六,把煮肉;二十七,杀公鸡;二十八,把面发;二十九,蒸馒头;三十晚上守一宿;初一出来走一走”一首流传至今民谣,生动的传唱了青岛的年文化。青岛过年是从小年开始的,经过忙年、办年货、年除日、大年、接年、守年、迎年、拜年,到最后送年。它串起春节一个个符号,串起青岛一段历史,串起青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。

    小年

    青岛农村也叫“辞灶”,是腊月二十三(阳历2月6日)。该节旧俗是送“灶君”上天,人们都要“请”回来一帧新的灶王像(不能说“买”)来代替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熏火燎了陈旧不堪的旧灶王像。晚饭时供奉“糖瓜”,据说能粘住灶王爷的嘴,使“上天言好事,回宫降吉祥。 ”

    忙年

    从腊月二十四(阳历2月7日)老青岛人就开始忙年了。忙年又叫 “扫年”,这一天家家户户黎明即起,扫房擦窗,清洗衣物,刷洗锅瓢,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。据《拾遗记》记载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,当时它是先民驱疫鬼,祈安康的宗教仪式.后“尘”与“陈”谐音,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,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,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。扫墙灰、擦玻璃、刷房子、煎鱼、炸麻花、蒸枣饽、灌肉肠、炒花生瓜子、洗澡理发、窗户用粉红色纸糊上,忙 “必修课”。岛城“每逢年,必灌肠”习俗尤在。

    除夕日

    农历的腊月三十 (阳历2月13日),各家就把过年的一切准备好了。大人先对孩子说:今天不许说废话,不许大声喧哗,然后发几个零爆竹到街上去玩。过年应该说是从下午就开始,在外的人都要赶在这个点回家,先拜拄子,再拜父母,开始打糨糊贴对子挂福字。到六点左右人们习惯带着灯笼、香、烧纸到祖坟焚烧,寓意请先辈故人回家过年,叫“接年”。除夕之夜,青岛市区不少人家在十字路口画个圆圈烧纸,是市内祭祖缅怀老人的传统习俗,有的在圈内放些供品焚烧,为故人“接年”、“过年”。

    除夕之夜,合家团聚通宵不眠,称“守年”或“守岁”。传统上老青岛的习俗守岁要守到大年五更,这时要祭天地、敬祖先、吃饺子、放鞭炮,表示辞旧岁迎新春;有的除夕午夜零点过年,将家谱前的供桌上香烧起来、蜡烛点起来,有的墙上挂着财神,桌上摆点心、糖果,也有的桌上摆着老一辈牌位,烧香祭祖给他们过年。

    新、旧岁交替之时迎接新年的到来,便是迎年之时。由于青岛市民来自四面八方,所以下饺子过年的时间也不一致。晚上八点、十点、午夜、凌晨两点和清晨,都能听到下饺子的鞭炮声。夜零点新年一到、春节文艺晚会撞钟开始,大人领着孩子放鞭炮。

    拜年

    拜年从正月初一开始(阳历2月14)。青岛地区最早开始拜年的,是从五更鼓之后,大人孩子就要依次给老人磕头拜年,平辈的要见面作揖,互相问候一声过年好,以示祥和。传统上从年三十到正月初二送年之前,不能扫地和洗碗,不论这个地上有多脏,都不能扫,以免扫走了财气。邻里之间的拜年一般要在天亮以后,简单地吃过了早饭之后,开始走动邻里街坊,进门之后要先问过年好,商人作揖,互祝恭喜发财,市民道一声平安,初一先拜得一般都是重要人物,但是不能走亲戚,再近的亲戚也不能走动。

    走年从初三农历(2月16日)开始就要走年了,初三是青岛地区的回门日,夫妇双双往岳家拜年,俗谓之“走丈人家”,中午是要在岳家吃一顿走亲饭的。当然在个别区市亦有“初三姥娘初四姑,初五初六看丈母”的,也有地方串亲的顺序是 “先看姑后看舅,岳父岳母在后头。(马黎雯 赵艳青)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32-8111000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18105321188@QQ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1:30,节假日不休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