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部通栏广告

流亭街道华丽转型 居民:这个春节过得很惬意

这个新年很惬意 

    对于刚搬进新楼房的西后楼社区的居民来说,今年的鞭炮声分外响亮悦耳;很多家庭特地买了礼花,和着新年的钟声,那闪耀在夜空里的礼花五彩缤纷,绚烂夺目!

    与西后楼社区居民有同样感受的还有红埠、西流亭等4个社区,而早在几年前,高家台、刘家台、安乐、洼里等10个社区、5000多户居民已经告别了低矮的旧房,搬进了新居。流亭街道,以居住条件和环境的整体改变,宣告了从农

民向市民的转身。

    从普通乡镇到经济强镇

    外地人对青岛的认知,作为街道一级行政单位的流亭,其知名度颇高。这不仅因为流亭在青岛改革开放历史上占据一席之地:拥有山东省首家韩资企业,外向型经济一直居全省同级前列,目前已有1200多家外资企业,而且还因为流亭地处青岛交通要地:区内有青岛国际空港,拥有全国最大的公路立交桥。

    不过,流亭过去的确只是普通的乡镇,仅有小白干路即现在的重庆路与青岛连接,镇与村、村与村之间,均是狭窄的乡间土路,群众居住条件较落后,生活艰苦。

    如今,流亭人手中的成绩单一定会令世人刮目相看:三个产业比例已变为 0.42%、59.98%、40.6%,累计引进韩国、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、丹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1200多家,合同利用外资15.6亿美元,实际利用外资10.7亿美元,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48家,其中包括藤华服装、马士基冷冻集装箱、飞圣航空培训等世界五百强项目5家,精密机械、电子信息、新材料、新能源、高速列车等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成流亭经济结构的全新格局。去年,流亭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0亿元,财税总收入13.2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3.2亿元,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7亿元,成为名符其实的经济强镇。

    从旧农村到新城镇

    安居才能乐业,随着街道经济实力的增强,让百姓像城里人那样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楼房,生活在花园一样的环境里,一直是流亭街道重要的民生目标。

    仅在去年,流亭街道就投资3.3亿元,完成安置楼建设总面积32万多平方米,截至目前,街道建设完成居民楼近2万套,建筑面积近200万平方米,街道65%以上的居民住进新楼房,很多家庭拥有二三套住房。不但要让百姓住上新房,还要享受优美的环境、便利的交通。流亭街道结合空港产业区的规划,累计投资3.8亿元,相继建成了长城南路、宝安路、机场路等五纵七横12条道路,实现了区域内外交通的方便、快捷、畅通,区域环境综合竞争力也大大提升。

    为全面提升街道整体形象,去年流亭还投资2800万元,完成了42项环境整治,粉刷外墙4.4万平方米,绘制山墙文化1.2万平方米,墙体挂花1500余处,新增绿地450多亩。流亭人自豪地表示,作为进出青岛的交通要道和国际机场所在地,流亭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青岛的脸面,流亭没有给青岛丢脸。

    从温饱到小康富裕

    居住条件和环境彻底改变,只是流亭街道居民生活变化的一部分,用“月月有变化,年年有提高”来形容流亭百姓现今的小康生活并不为过。

    流亭街道向记者提供的数字显示,去年全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到11432元,人均存款近3万元,可在20年前,流亭的百姓人均年收入不足800元,在银行有存款的家庭屈指可数。

    不让一个家庭在吃饭问题上犯难,这是流亭街道很多年前就定下的目标。从2003年开始,流亭街道大力推行养老和医疗保险,截至去年底,参保人数达到4.2万人,个人已缴费1.06亿元,社区补助1.46亿元,街道补助4700万元,领取养老金额度最高的可达523元,最低的每月也可以领到217元。

    在流亭街道,不论是常住人口还是外来人口,困难人群都能得到政府的资助。街道每年都出资170多万元,对困难群体进行多方面救助,对残疾人群,除国家救助之外,街道还对每人另外补助600元。 本报记者 刘锟锋 本报通讯员 侯瑞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32-8111000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18105321188@QQ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1:30,节假日不休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