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部通栏广告

青岛各高校布局历程 看看20年建城趋势

家里将近有十年左右没有孩子参加高考,所以对高考和高校不怎么关注。这两天跟朋友说道起来,仔细数数,原来被认为高校贫乏的青岛,居然也在快速成长为一个高等教育的重要地区…

要开学了,这几天在火车站这片儿老是能看到大批拖着大大的行李箱,由至少一名家长陪同来报到的新大学生。
    家里将近有十年左右没有孩子参加高考,所以对高考和高校不怎么关注。这两天跟朋友说道起来,仔细数数,原来被认为高校贫乏的青岛,居然也在快速成长为一个高等教育的重要地区。不过受制于整个山东省的高等教育比较羸弱的现实,青岛再怎么扑腾,也闹不起太大的动静来,但对比于前些年的青岛自身来说,这些年来,青岛的高校发展算是很突飞猛进了。
    略微查了查资料,好像目前的驻青高校数量在30所以上,当然,这里面是各种的鱼龙混杂,如果用“公办”和“本科”这两条死标准来筛选,这个数字一下子  就会缩减成8所:中国海洋大学,青岛大学,青岛科技大学,青岛理工大学,青岛农业大学,中国石油大学,山东科技大学,山东大学。
要说起青岛现在这些大学跟青岛的渊源,错综复杂。在青岛的时间超过半个世纪以上的,未必是青岛亲生的,比如青岛科技大学;而要杀进青岛来的外来户,却是数十年前的青岛之子,比如山东大学。在这里不是想说青岛高校的历史,我感兴趣的是当下这8所公办本科高校在青岛的地理分布,一一列出来,还是很有意思的,能从这个侧面反映出青岛发展的趋势出来。
    说青岛高校的发展,就得先说说青岛自身的发展。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,青岛开始了城市规模大扩张的历程,先是东部大开发,再是崂山和城阳的发展,然后是胶州湾西海岸的发展成了重中之重,现在又在向青岛的县级市推进。从青岛高校的发展来看,也契合着这个节奏。

 1.青岛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的高校,全都都在94年区划之前的老城区里,这包括:当时的青岛海大,在鱼山和青岛山的山坳里;当时的青岛建工学院(青理工),在抚顺路东头;当时的青岛化工学院(青科大),在郑州路西头;当时的青岛医学院(青大前身之一),在黄台路西头;当时的山东纺织工学院(青大前身之一),在抚顺路西头。
这大致上就是青岛还没有大发展之前的高校格局,用红色字体表示。

2.俞正声主政青岛时开启的东部大开发,一个最现实的成果就是把上述的青岛医学院、山东纺织工学院,以及青岛师范专科学校,与当时实在不成气候的青岛大学合并,组建成为新的青岛大学,并且建新校址于刚刚开始开发的东部,也就是现在青岛人都知道的浮山东南麓这块地方。当时的兔子不拉屎的地方,现在成了寸土万金的宝地,二十年弹指一挥间,变化之大实在难以料想。在浮山南,海大也圈过一小块地,盖起了海大麦岛校区,但现在已经卖掉,做房地产开发,大赚了一笔。
青大在疯狂兼并的当年,之所以没有吃掉建院和化院,不是不想,而是这两所理工类高校的管理权不在青岛市手里,青岛市无权决定,这两所高校也更愿意独立,所以只能作罢。
青岛的东部大开发直接催生了新的青岛大学,用蓝色字体表示。

3.东部大开发的另一个直接结果就是青岛市94年的区划大调整,随之而来的是,市区面积扩大一倍多之后的青岛市地价飞涨,驻青高校只能在更加偏远一些的郊区冷门地块上拿地,建立分校区,以扩大学校规模。这期间在崂山区拿地的是青大和青科大,两所学校的东校区紧邻着,都在午山附近
这之后,到已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海大想拿地的时候,崂山区午山一带也已经寸土寸金,海大只能沿着滨海大道北上,在枯桃村以北的山坳里买地,也就是现在的海大崂山校区。
分布于滨海大道沿线的这三所高校的东校区,或者叫崂山校区,更加符合高等学府远离城市喧闹的治学特点。用淡紫色字体表示。

为您推荐

联系我们

联系我们

0532-81110008

在线咨询: QQ交谈

邮箱:18105321188@QQn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日,9:00-21:30,节假日不休

关注微信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
关注微博